勝香園
地址:中環美輪街2號排檔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六 8:00 - 17:30
星期日 休息
------------------------------------------------------------------------------------------
深圳蛇口口岸 -> 香港上環港口 -> 勝香園大排檔
-> Courtyard Marriott -> 南ㄚ島 -> 橋底辣蟹
-----------------------------------------------------------------------------------------
地址在中環,但要搭港鐵的話是要到上環站比較近。
我們從信德中心下船,再一路穿過港鐵找歌賦街,
但香港的小巷子讓人暈頭轉向的。
看我焦頭爛額的還在路邊看手機裡的地圖,
後來發現其實就在蓮香樓的前一條巷子右轉,
就可以找到歌賦街囉。
找路過程中的遇見的一個小菜市場
終於看到你拉~ 歌賦街
勝香園可不是什麼餐廳喔,是個路邊攤,在樓梯中間其實還蠻隨興的。
(P.S. 我一直以為大排檔是熱炒的意思,直到現在才知道原來不是阿)
以下摘錄自維基百科
1847年開始,港英政府設立小販牌照。
1921年,政府將小販分成固定和流動兩種牌照,前者稱大牌,後者稱小牌
直到1950年代「大牌」和「熟食固定攤檔」二合為一,衍生出「大牌檔」。
大牌檔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香港,因為當時百廢待興,
香港政府為了安撫戰爭中傷亡公務員的家屬,增加就業業會,
於是發出特別牌照在公眾地方經營小型熟食檔。
這類檔販近似一個巨型鐵皮箱,裡面有較多煮食工具。
營業時,店主會擺出數張可摺疊的桌椅,
晚上收爐時,店主會用木板、鐵皮捆起小店,放在路邊。
早年香港華人集中在中上環、灣仔一帶,也是大牌檔的發祥地。
然而,在1980年代香港進行市區重建時,不少大牌檔的小販牌照被收回,
部分因此而結業,也有部分遷入店舖,例如原址灣仔克街的再興燒臘飯店、
中環廣源西街的鏞記以至九記牛腩,均起自大牌檔,今天成為香港著名食府。
旁邊有搭小棚子,再擺幾張桌子跟椅子就是了。
這天時間還早10:30而已,因此沒看到大排長龍的盛況,
不過現場的座位可是坐得滿滿的。
蠻喜歡這張照片,舊舊的大電風扇跟歡笑中用餐的人們。
老舊菜單 (正面)
老舊菜單 (反面)
鹹檸七 = 鹹檸檬 + Sprite一瓶
鹹檸檬很夠味,配上Sprite的口感很清爽,好喝!
蕃茄餐肉蛋公仔麵 HKD 23
不吃牛肉也不喜歡通粉,所以沒有點熱門的蕃茄牛肉通粉,
因為第一次在台北吃到超好吃的ox公仔麵,對公仔麵的印象很好,
所以雖然只是泡麵口感,但是在香港看到公仔麵都會很興奮的點來吃。
這碗麵看起來平凡無奇,但是淡淡的蕃茄湯底好好喝喔~~~
一邊吃一邊有覺得其實在家好像也可以做出這碗麵,
不過在家真的能做出這麼鮮甜的口味嗎。
看我吃成這樣就知道有多好吃了吧~
奶油軟豬仔 HKD 10
一端上來心型的形狀很可愛很亮眼,
烤過的豬仔包裡夾了煉乳跟奶油,
跟脆脆比起來口感比較清淡,但奶油香很夠,
喜歡吃奶油的應該會很喜歡這一味。
奶油軟豬仔的側面
牛油檸檬汁蜜糖脆脆 HKD 10
脆脆就是豬仔包,煎得酥酥香香的,口感偏脆,
一開始咬時還會懷疑真的有檸檬嗎?
不過入口沒多久就會有檸檬的清香在口中化開,
不會太甜也沒有想像中的那種油膩感。
奶油脆脆 HKD 10
塗在上面的那一層是煉乳,個人感覺味道比檸檬脆脆更出色,
很濃郁的煉乳香在嘴裡跟脆脆搭起來還蠻相襯的。
勝香園正對面就是很有名的九記牛腩,
放入下次的口袋名單裡。
之前就蠻想把勝香園排進行程,但我通常只有六日到香港,
星期六一到就急著跑郊外的行程,星期日勝香園又沒開,屢屢跟它錯過,
這次我一到香港就馬上衝到勝香園吃了再說~ 還好有來。
基本上避開用餐的高峰時期,就不需要排隊,
還蠻推薦到勝香園來嚐一嚐脆脆跟蕃茄麵,吃完有幸福的感覺。
----------------------The End--------------------------2012.11.10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