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言:  (5/22 一日遊)

交通工具: 地鐵 + 雙腳萬能

出遊原因: 哥哥七月要來上海看世博, 也要順便看看上海其他有名的景點,

                    因怕安排得不好被扁, 先幫他走些行程探探路, 順便去看要預訂的旅館乾不乾淨

當天實際路線: (九號線打浦橋站) [田子坊]吃brunch + 逛逛  -> (九號線小南門站) 看地圖走到[外灘十六舖]約要十五~-二十分鐘

–> 沿著[外灘]走欣賞萬國建築群  -> 南京步行街看飯店 –> (坐二號線到陸家嘴) 濱江大道上的[許留山]

->  (坐二號線到靜安寺再走到富民路) [新都里]與朋友有約

---------------------------------------------------------------------------------------------------------------------------------------------------------------------------

 

DSCF2684 DSCF2687

跨越這八線道的大馬路, 另外一頭就快接近十六舖囉

當天剛下過雨, 天氣雖然陰陰的, 但很涼爽,

唯一的缺點是整個江面都起霧, 能見度很低.

 

 

DSCF2690 DSCF2689 DSCF2693

走到上圖的建築物之前,有經過”十六舖碼頭”指標,

看起來像讓團體遊客進入世博的水路, 還有個世博驗票口,

不像隨意參觀的觀光客可以進入的,

但今天的目標不是世博, 所以沒走進去.

 

會來到十六舖, 是某天瞄到網路上的介紹”在上海世博到來之際, 它將成為上海城市的新地標”

我真的很容易被莫名其妙的文章吸引.

 

 

 DSCF2692 

雖然有看到這樣的指標,

猜想因為遊客不多所以這邊沒有開放渡輪, 或是遊客少到我沒注意到”有渡輪可坐”這件事.

 

 

 DSCF2697 DSCF2703

幾艘停在江邊的大船, 不曉得是供人欣賞, 餐廳還是渡輪

以為可以靠近欣賞嗎? 當然是不行, 通到江邊的路都被封起來了.

網路上還介紹什麼”親水平台”, 我連平台都到不了, 更何況摸到水 (好吧!就算真的能摸我也不敢摸)

 

 

 DSCF2699 

一看到這個建築, 覺得好像高雄捷運”中央公園站”的形狀,

圖中是格子狀, 中央公園站的是米白色屋頂加上暖暖的黃色,顏色比較豐富, 整個是大勝.

 

 

DSCF2702   DSCF2701

我想這兩張圖就是無法走下去的”親水平台”

 

嗯~十六舖的景點到這邊就結束了,

當下我錯愕的想說, 我到底錯過了些什麼? 重點在哪?

這邊唯一的優點就是人不多, 在江邊欣賞浦東的建築群還蠻舒服的.

不過遊客大多都只集中在南京東路口跟外灘交界那一塊, 往北或往南走一點就能避開人潮.

十六舖的位置就太南邊了, 又沒有其他的特色或地標, 所以不會讓人感覺非來不可,

如果下次還要來外灘, 我想我不會特別想要走到這個地方.

-----------------------------------------------------------------------------------------------------------------------------------------------------------------------------------------

 

DSCF2709 DSCF2708

DSCF2712 DSCF2713 DSCF2715

走著走著一邊欣賞著對岸若隱若現的現代建築,

一邊逐漸的朝這次的重點”萬國建築博覽群”接近, 這邊人就慢慢開始多了.

天文台前的廣場有長椅, 不遠處有一家便利商店,

可以買飲料在這邊坐著休息充電, (剛剛走那一段我已經快鐵腿)

雖然天文台在2F設有咖啡館, 但一點都不會引起我想進去消費的慾望,

個人覺得這個地點(賣點)非常好, 但沒有包裝的很好 (個人不負責任的評論)

 

還有還有,不得不提一件事,

果然世博到了, 打掃的阿姨都很威, 下過雨的長椅馬上就被擦乾,

不過這個阿姨應該是只負責把椅子擦乾, 因為她對地上的垃圾視若無睹 (只能說分工真細)

 

 

 DSCF2716 DSCF2710  DSCF2718

這三張街景是不是很有走在冬天歐洲的FU呢

 

 

 

DSCF2762 DSCF2763

我覺得外灘真的還蠻值得去走走的,

這些歐式的建築物遠看跟近看感受又不同,

上一次來遠遠的看沒有什麼感覺,

近看建築物發現石材跟建築用料都很扎實, 設計的很細緻. (像上面兩張圖)

加上人群多半都會聚集在江邊從遠處觀賞建築物跟對岸,

建築物的這一邊則是人不多, 逛起來蠻舒服的.

 

DSCF2744 DSCF2752

途中經過從美國運來的金牛, 沿途為了世博做美化的一整片花牆也挺賞心悅目的.

 

接下來就是外灘很多號的介紹,

因本人對建築美學不太在行, 大概只能說出好漂亮好壯觀的形容詞(等於完全沒介紹)

所以建築的介紹都是摘錄自維基或建築上的介紹牌, 有興趣的可以搭配圖片參考.

 

DSCF2719

亞細亞大樓 (外灘1號)

由馬海洋行設計, 建於1916年, 是當時外灘最高的一幢建築, 原為英商兆豐洋行的產業,

采用折衷主義風格.

 

 

DSCF2722DSCF2721 DSCF2723

外灘4號

原為有利銀行[英]. 公和洋行設計, 裕昌泰營造廠承建, 1916~1918年建造,

是上海最早的鋼框架結構建築之一. 折衷主義風格,

立面做三段式處理, 東北轉角設巴洛克式塔亭. 檐口, 璧柱, 卷部等也采用巴洛克裝飾.

 

 

DSCF2726 DSCF2727  

外灘3號

有利大樓於1916年竣工, 為英資天祥洋行物業, 1914年由保安、保家等保險公司聯合租賃,

將原來的3層磚木結構房屋改建為6層大樓, 是公和洋行在上海設計的第一個作品, 也是上海第一座採用鋼框架結構的建築.

 

DSCF2729 DSCF2730

外灘5號

原為日清大樓 (日清汽船株式會社). 德和洋行[英]設計,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 1921~1925年建造.

 

 

 DSCF2731 DSCF2733

外灘6號

中國通商銀行是中國人創辦的第一所銀行, 成立於1897年5月27日, 創辦人是盛宣懷.

外灘6號原來是一家拍賣行, 3層殖民地式建築. 1906年翻建. 由英資瑪禮遜洋行的格蘭頓(F . M . Gratton)設計,

建築面積4541平方米, 建築風格為仿哥德式市政廳式樣. 頂部有一排尖頂.

 

 

 

DSCF2735 DSCF2737

外灘7號

原為大北電報公司(丹挪英、丹俄、英挪電報公司連合組成的大北電報公司1882年在此建立上海第一個電話交換所),

通和洋行[英]設計, 磚混結構, 1906-1907年建造. 法國晚期文藝復興式, 立面三段式劃分, 入口及兩側頂端,

方穹頂採用巴洛克裝飾.

 

 

 

DSCF2749  DSCF2741

DSCF2738 DSCF2739

外灘9號

輪船招商局大樓由英商通和洋行設計, 為3層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築, 磚木結構,

除3層為平框窗外, 各層都為拱形木框窗. 頂層共有一大四小共5個尖拱屋頂.

樓內房間都高達5米, 內部樓梯曲折, 木扶手雕花, 欄杆十分精緻.

 

 

DSCF2753 DSCF2756DSCF2757 DSCF2755

 外灘12號

滙豐銀行大樓, 指香港上海滙豐銀行1923年1955年中國上海的分行大樓, 又名市府大樓, 今天是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的總部駐地.

1921年5月5日大樓開工, 1923年6月23日建成, 被認為是中國近代西方古典主義建築的最高傑作.

大樓的設計者是著名的英資建築設計機構公和洋行(Palmer & Turner Architects and Surveyors).

 

銅獅的故事:

上海滙豐銀行大樓興建的同時, 出於風水考慮, 向英國訂購了兩尊青銅獅, 安放於大樓正門前, 作為鎮獸.

不過現在擺放的銅獅是由浦東發展銀行出資仿照原樣鑄造. 鑄造過程中, 出於對歷史的尊敬, 原日軍破壞的鋸痕也一併保留呈現.

 

 

DSCF2768 DSCF2766 DSCF2751

外灘13號

1893年竣工的教堂式江海北關大樓上安裝了一座海關大鐘。

海關大鐘由英國John Taylor & Co(鐘聲報時機件)及JB Joyce & Co(時鐘本身)[5]設計製造, 總造價為5000多兩白銀,

1927年製成,同年8月從倫敦運到上海, 原包裝木箱連同大鐘共重6.25噸, 把6噸多重的大木箱吊到72米多高的鐘樓時,

外灘馬路行人都停步觀望之吊裝奇景。

 

 

DSCF2771  DSCF2772

外灘14號

原為交通銀行. 鴻達洋行設計, 陶馥記營造廠承建, 1947年建造. 帶有裝飾藝術派風格.

立面強調豎線條構圖, 中軸對稱, 頂部加高兩層作塔狀造型. 裝飾簡潔,

底層及入口用黑色大理石飾面.

 

DSCF2774

外灘15號

原為華俄道勝銀行(國內首家中外合資銀行), 1928年歸中央銀行後改稱中央大樓.

倍高洋行[德]倍克合賓午設計, 頂茂記洋行承建, 混合結構, 1901-1905年建造,

是上海最早用釉面磚貼面, 電梯和衛生設備的建築, 典型的古點主義風格.

 

DSCF2779 

外灘16號

原為台灣銀行[日]. 德和洋行設計, 鋼筋混凝土結構, 1926年竣工.

造型為簡化的希臘神廟建築式樣. 東, 南面飾復合柱式, 2、3層上部飾簡潔的線腳.

 

 

DSCF2782  DSCF2781

外灘17號

原為字林西報大樓(英文字林西報[1850-1951]). 德和洋行設計, 茂生洋行承建, 鋼筋混凝土結構, 1924年竣工.

新古典主義風格, 立面一層中間飾多立克式柱, 立面中部簡潔, 檐下飾男性石雕像承托,

上部設多立克式雙柱柱廊, 屋頂兩側有一對巴洛克式塔亭.

 

 DSCF2787 DSCF2784

DSCF2788 DSCF2789 DSCF2786

最後, 有進外灘18號參觀,

裡面的店面都是精品, 中庭是喝下午茶, 我試著在櫃台要找名片跟菜單, 但沒找到. 

但消費一定是不便宜囉, 改天有閒情意致的時候再來嘗試一下吧.

 

the en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ssautu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